全國生態環境監測大比武,廣東包攬四個第一名
2019-12-19?來源: 中國環境報
中國環境報記者 鐘奇振
生態環境監測綜合比武團體一等獎,輻射專項比武團體一等獎,三人獲得上述兩項比武個人一等獎。近日,第二屆全國生態環境監測專業技術人員大比武“放榜”,以團體成績和個人成績排序,廣東代表隊拿到了全部4個獎項的第一。
廣東省副省長對此專門要求,在全省生態環境監測系統營造學習鉆研業務、嚴謹認真做事、追求精益求精、工作比學趕幫的濃厚氛圍,不斷提升監測核心能力,發揮好“千里眼”“順風耳”的作用,為全省生態環境保駕護航。
“賽場上的靈機一動,來源于日常工作的千百次積累”
輻射專項比武實操賽場上,廣東隊設計的一個“新奇”裝置,吸引專家、裁判的圍觀和點贊。
“賽場上的靈機一動,來源于日常工作的千百次積累。”輻射監測專項比武個人成績第一、來自廣東省環境輻射監測中心的王家玥,結合日常測量情景,考慮樣品可能出現的不規則形狀、不均勻污染等情況,把測量支架設計成了活動式的,有效提高測量效率和準確度,成為賽場一大亮點。
作為核技術利用大省,廣東全省近岸海域、土壤監測點位數量位居全國之首,地表水點位數與污染源數量位居全國前列,生態環境監測任務多、要求高。國家地表水采測分離任務樣品監測、污染防治攻堅戰形勢研判分析、環境執法與監測聯動……在完成一項項重大監測任務的同時,廣東生態環境監測隊伍也在一次次磨礪中,鍛造了過硬的監測本領,打造了生態環保鐵軍先鋒隊。
臺上三分鐘,臺下十年功。參加大比武的9名隊員,個個都是久經考驗的業務骨干。
“由于重金屬超標數據涉及刑事犯罪,所以必須在平常的工作中養成嚴謹認真的習慣。”來自中山市環境監測站的高裕雯,是環境應急監測的“老兵”。來自省環境監測中心的柯釗躍擅長驗收監測、執法監測、應急監測,多次參與污染應急監測任務。省環境輻射監測中心的陳文濤監測經驗豐富,伽馬能譜分析能力突出,研究項目曾獲省環保科技一等獎。廣州市環境監測中心站的葛楹,是輻射環境現場監測的“好手”,全程參與2009年“番禺1012卡源”事件應急處置。東莞市環境監測站的舒保,出監測數據從來都是又快又準。
“實操的每個細節,都已爛熟于心”
“實操的每個細節,都已爛熟于心。”監測綜合比武個人成績第一、來自東莞市環境監測站的龍曉娟,笑起來大大咧咧,但一走進監測崗位,就仿佛“變身”,專注、執著,追求細節、極致。
高錳酸鹽指數的測定最能體現基本功,水浴鍋加熱效果、不同孔位溫度差異、樣品水浴加熱時間等細微環節,都會直接影響測定結果。龍曉娟規范的操作、精準的控制,如行云流水,數據測得又準又快,斬獲綜合比武第一。
環境監測是技術活,人的因素至關重要。廣東生態環境監測系統大力弘揚敬業、精益、專注、創新的工匠精神,厚植“嚴、真、細、實、快”的工作作風。
“中心領導摳細節摳得很死,各種對測量結果影響輕微的個人操作習慣都必須改正。”獲得輻射專項一等獎的省環境輻射監測中心的覃連敬,把獲獎的原因歸功于單位長期的嚴格要求。
省環境監測中心發揮科研帶動作用,在“珠三角PM2.5和臭氧綜合防控技術與精準施策示范”等一批國家級和省部級重大項目中帶動提升監測水平。師傅傳幫帶、交叉專項比對、持證上崗考核……廣東各地以各種方式弘揚工匠精神,培養造就了一大批環境監測“能工巧匠”。
“心無旁騖地追求監測高質量”
這次大比武,東莞市有兩名隊員,并雙雙獲獎。
“東莞市將監測站定為參公事業單位,讓我們可以高起點引進一大批人才,心無旁騖地追求監測高質量。”東莞市環境監測站站長李美敏感慨道,“我們在2008年就購置了便攜式氣相色譜—質譜聯用儀,這在基層監測站是少有的。”
沃土才能出碩果。廣東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生態環境監測能力建設,推動監測能力大發展,先后出臺《廣東省生態環境監測網絡建設實施方案》《廣東省生態環境機構監測監察執法垂直管理制度改革實施方案》。從2018年起,3年投入10億元,強化生態環境監測網絡建設。國際先進的大氣超級監測站、臭氧國際基準實驗室和國家環境保護區域空氣質量監測重點實驗室等,成為全國亮點工程。
“誰出數誰負責,誰簽字誰負責”。在提升隊伍素質的同時,廣東強化監督檢查,倒逼監測質量提升。去年8月,省委、省政府專門印發《關于深化環境監測改革提高環境監測數據質量的實施方案》。近兩年,省生態環境廳與省市場監督管理局聯合行動,開展生態環境監測機構專項檢查,查處了一批監測數據弄虛作假案件。依托大數據和信息化,開發廣東省社會環境監測機構信息管理平臺(一期),實行監測過程留痕管理,促進了規范監測、誠信監測。